随着最新艾滋病数据的公布,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浮出水面:老年群体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艾滋病威胁。这个长期被社会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,需要我们重新审视。
传统观念中,老年人的性需求往往被选择性忽视。当子女忙于工作、疏于陪伴时,许多独居长者只能通过商业性行为来排解孤独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由于缺乏正确的防护知识,他们中很少有人能规范使用安全套,这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。
老年艾滋病患者普遍面临三难困境:发现晚、基础病多、支持少。与年轻患者相比,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都明显更差。这一现状迫使我们必须直面这个敏感却重要的话题。
展开剩余79%在国际上,美国、津巴布韦等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老年艾滋病问题。但在我国,相关研究直到近年才陆续展开。2022年泸州市的疫情分析显示,在14824例感染者中,50岁以上男性占比高达72.6%,女性也达到31.4%。这些数据彻底颠覆了艾滋病是年轻人专利的刻板印象。
北京菖蒲河公园里,丧偶的胡大爷坦言自己通过相亲重获亲密关系;武汉某八旬老人则因有偿性行为感染艾滋。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事实:性需求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。杜克大学研究显示,60岁以上男性90%仍有性需求,女性也有50%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我国现有1.2亿空巢老人,其中2500万是独居状态。唐山74岁的张大爷在失去老伴后,试图通过商业性服务填补空虚,却不幸染病。韩国电影《酒神小姐》中,老年性工作者通过情感陪伴获得客户青睐,恰恰说明长者渴望的不仅是生理满足,更是精神慰藉。
然而社会对老年艾滋患者的歧视令人心寒。刘婆婆确诊后,六个子女避之不及,临终时甚至直接送来棺材。这种病耻感让许多老人宁愿隐姓埋名去异地就诊,也不敢公开病情。
要改变现状,我们需要:
1. 正视老年性需求,加强防艾宣传
2.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,缓解长者孤独
3. 消除歧视,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
4. 子女应多关心父母身心健康
正如社会学家所言,指责解决不了问题。只有用理解和关爱取代偏见,才能有效遏制老年艾滋病蔓延。毕竟,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,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。
[参考文献]
1. 澎湃新闻2019年艾滋病专题报道
2. 中国疾控中心2019年艾滋病防治报告
3. 健康时报老年健康专题报道
发布于:天津市上阳网-股票配资网址大全-网上配资APP-配资实盘平台排名前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